### 詹俊:药厂被拆家后重建难度本就大,解雇滕哈赫会不会太草率
近期,曼联主帅滕哈赫的未来成为足坛热议的焦点。随着球队战绩波动和外界压力增大,解雇他的声音逐渐浮现。知名评论员詹俊对此提出质疑:在俱乐部经历“拆家式”重建后,解雇滕哈赫是否过于草率?这一观点引发广泛讨论,值得深入剖析。
首先,回顾滕哈赫接手时的背景。曼联在弗格森爵士退休后,经历了多次主帅更迭和阵容动荡,球队缺乏长期规划。滕哈赫上任时,俱乐部正面临结构老化、士气低迷和战术混乱的多重挑战。他承担了重建核心的任务,包括清理高薪低效球员、提拔青训人才以及重塑战术体系。这一过程本就充满难度,如同“拆家后重建”,需要时间与耐心。
其次,滕哈赫的执教成绩并非一无是处。他带队期间,曼联曾取得阶段性突破,如重返欧冠赛场、赢得国内杯赛冠军,并展现出积极的战术变革。年轻球员如加纳乔、梅努等的成长,也体现了其长远眼光。然而,足球世界往往结果导向,近期战绩下滑(如欧冠小组赛出局或联赛波动)放大了外界批评,忽略了重建中的积极因素。
再者,频繁换帅的弊端已在前几任周期中显现。从莫耶斯到范加尔、穆里尼奥,再到索尔斯克亚,曼联的“主帅轮回”不仅未能稳定成绩,反而导致球队方向模糊、资源浪费。詹俊所指的“草率”,正是基于这一历史教训——解雇滕哈赫可能意味着重启轮回,让重建进程中断,甚至加剧混乱。
此外,俱乐部管理层的支持力度也是关键。滕哈赫在转会市场上的操作受限(如引援决策权不足或预算紧缩),影响了阵容构建效果。若曼联高层无法提供持续稳定的支持,任何主帅都难言成功。解雇滕哈赫后,新帅同样将面临这些系统性问题,而非单纯战术调整。
当然,滕哈赫的不足不容忽视。例如临场指挥争议、更衣室管理压力,以及对阵强队时的战绩短板。但这些是否足以成为解雇理由?或许更理性的方式是给予时间,尤其是赛季末综合评估,而非在动荡中仓促决策。
综上所述,詹俊的质疑切中要害。曼联的“拆家后重建”本就艰难,滕哈赫作为重建者,需要更多耐心与支持。草率解雇可能带来短期宣泄,但无助于长期稳定。足球的成功离不开时间与信任,或许红魔的真正答案,藏在对过程的坚持而非结果的冲动中。